浙江省船舶行業(yè)協(xié)會顧問方新康認為,目前造船市場還較為健康,撤單沒有想象的那般嚴重,但不乏眾多問題,協(xié)會也在積極地提出各種建議。
《第一財經日報》:據(jù)我了解,目前浙江造船的品種以中小船型為主。
方新康:從實力來看,除了造船數(shù)量之外,浙江造船的檔次和品位有所提升。
2008年,浙江造船完工總量是522萬載重噸同比增長78%。其中5萬噸以上的146萬噸載重噸左右,沒有交付過超十萬載重噸的船舶。但浙江船企已具備建造出10萬噸以上船舶的能力。今年就會交付一批。
以現(xiàn)有統(tǒng)計來看,浙江手持定單中有75%左右是散貨船。浙江船企正在向建造高技術和高附加值的船舶轉型,例如,一批5000車的汽車滾裝船、VLCC、海上鉆井平臺等等,絡繹開工建造,說明浙江的整體造船水平在不斷提高。
《第一財經日報》:今年全省的造船情況如何?
方新康:2009年,浙江手持、并有望交船的訂單有1200萬載重噸左右,超過了2008年完工船舶的一倍以上。這是一個好的方面,但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(zhàn)。在這批訂單中,有較多的大型船舶,因此要把防止撤單放在企業(yè)工作的首要位置上,企業(yè)完成訂單會有一定的壓力。
《第一財經日報》:截至目前,浙江有多少船舶將會被撤單,總量是多少?
方新康:據(jù)我們了解,2008年浙江當?shù)卣匠穯蔚挠?7條、70多萬載重噸,這僅占手持訂單的2.9%,因此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嚴重。
《第一財經日報》:這些訂單的撤銷都是哪些原因?
方新康:“撤單”只是一種稱法。有一些船只雖然算做是撤單,但實際上執(zhí)行情況依然是良好的。比如我記得2007年有7條到8條船是因為更改品種,1200TEU集裝箱船,改訂1500TEU的,這種更改的1200TEU船也是算做撤單的。
但還有一種情況沒有計算到撤單之中。
在浙江,一些民營公司時興建造“商品船”。對這類企業(yè)來說,現(xiàn)在的市場非常嚴峻。
“商品船”,很多是通過社會集資方式先造好一艘船,直接對外賣。這與“下訂單、再造船”的模式很不一樣。
在船市火爆的時候,船舶價格每天都在水漲船高,造好船并選擇一個好的時間點對外銷售,企業(yè)很容易獲得高額利潤。但現(xiàn)在船市陡降,一些商品船就泡在水里沒有銷路,這類情況沒有辦法統(tǒng)計。
《第一財經日報》:商品船賣不出去怎么辦呢?
方新康:一些造商品船的企業(yè)也并非沒有退路。這類公司有一部分是有航運公司背景的,他們可以先將這部分船搞航運,過渡一下,緩解困難。
《第一財經日報》:您認為未來造船業(yè)會有哪些變化?政府應該給予什么措施。
方新康:今年的首要任務是應對危機,完成好手持定單,確保我們浙江船舶工業(yè)經濟有一個穩(wěn)定的增長。為之,企業(yè)要著力練好內功,整個產業(yè)來講,要按照省政府轉型升級的部署,在危機中抓機遇,加緊產業(yè)的調整、重組、整合,徹底改變浙江船舶工業(yè)“低、小、散”的歷史遺留。在金融風暴沖擊下,浙江的中小船企十分需要政府的扶持,目前一些骨干企業(yè)經營狀況是不錯的,但銀行將它們也視為高危企業(yè),它們擔心銀行什么時候會“莫名其妙”地抽回資金,希望政府在這時刻能幫一把,為解決企業(yè)融資、擔保方面的困難做些實事, 比如盡快落實“在建船舶抵押貨款”問題。海域、岸線、土地等使用權證也是一個問題。很多船舶企業(yè)已在當?shù)厣a了很多年,但沒有使用權證,企業(yè)就無法通過土地進行擔保。上述問題協(xié)會都在向有關部門反映,各方面都很重視,據(jù)悉在建船舶抵押貨款方案已在審批過程中。(來源:《第一財經日報》)